|
|
全球铜价发展历程 |
(2008-06-12) |
|
|
一、1960年代波动不大
铜的市场价格随着国际政经环境影响,波动很大。
世界大战后,1994~1995年代,受到美国经济强势成长、加上欧洲市场复苏、太平洋国家崛起(日本除外),使得国际铜价明显上升;1996年住友金属炒作铜价,造成大幅波动,当年LME铜现金价最高达到每公吨2,841美金。随后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,使得景气停滞、库存过剩,造成铜价下跌(1999年LME最低价格达到每公吨1,846美金)。直到 2000~2001年初,全球景气稍有复苏,原料价格小幅上涨。虽然智利的铜产量快速增加,不过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,加上2001年底美国911事件效应影响,再度造成原料价格低迷不振,2002年平均铜现金价跌至每公吨1,557.5美金。
二、2003年起,中国带动全球铜价迅速上涨
2003年起,由于中国经济强劲成长,对工业用金属需求大增,带动全球铜、铝等工业用金属价格逐年上升。而全球铜价格也自2003年起快速攀升,以 LME价格来看,2003年平均现货价格达到$1,780美金/吨;且逐年持续增加,从2004年$2,868美金/吨、2005年$3,684美金/ 吨、到2006年$6,727美金/吨(5月现货均价甚至突破$8,000美金/吨)。来自中国大量基础建设,使市场需求急速增加;然而,主要产铜国家对价格反应较慢,产能来不及开出,造成供应受阻。两相冲击之下,造成全球铜市场供需失衡;2004年缺口甚至高达90万吨。除此之外,铜交易市场也因基金的人为炒作使国际铜价更加波动。
三、近期发展:高铜价对于消费市场造成抑制
铜价在狂涨3年后,自2006年底开始走缓(12月均价为$6,656美金/吨);2007年年初因全球经济迟缓,加上农历春节效应影响,价格出现暴跌现象(2007年1月均价达$5,668美金/吨),而后又在中国的另一波进口成长带动下迅速回弹至$7,500美金/吨以上的高水位。到了2007 年8月,全球铜价再次因美国次贷风暴的影响下跌,截至年底,消费市场持续呈现需求低迷现象。整体来看,2007年国际铜价在高档处反复震荡,年平均现货价格达到$7,126美金/吨。2008年年初,市场需求回温,库存迅速耗用,铜价也随之再度达到$8,800美金/吨的历史高价。除了低库存的压力外,重要矿区(如智利、秘鲁等地区)频传罢工事件,提高供给市场的不稳定性;上述种种因素,造成2008上半年国际铜价支撑在$8,000美金/吨以上的高价水位。然而,自5月开始,尽管国际铜价处于高水位,但已开始有向下震荡的趋势;到了8月初,已回跌至$8,000美金/吨以下水位。高价造成消费市场抑制的现象,造成国际库存逐渐回升是主要影响因素。此外,包括全球铜产能大量开出,始出现供过于求现象;加上中国持续进行宏观调控政策、替代品效应开始发酵、及 美元升值等的影响,都间接抑制铜价上扬。
四、2008年下半年,铜价走势应可再走缓
综观2008年下半年,铜价走势将有趋缓现象。最大消费市场─中国电解铜产出增加,加上国际铜价持续高涨,迫使其进口规模持续减少,这也造成国际库存近期有逐渐攀高的现象。至于第二大消费市场─美国,下半年是否能走出次贷风暴的影响仍有待观察。整体来看,全球市场基础建设成长转弱,亦会减缓对相关工业用金属的耗用。不过考虑到今年度铜矿产出不稳定,恐刺激铜价再次向上攀升。可以确定的是,高铜价已经对消费市场产生抑制,未来铜价的走势主要受到美元汇率及供给情况影响,对于原材产出的变化也更加敏感。 |
|
资料来源:PCB技术网 |
|
|
|
|
|
热点新闻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