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德国新能源战略踩“刹车”对中国有何启示 |
2016-06-30 |
|
|
全球能源转型最具雄心的德国突然踩下新能源战略“刹车”。德国政府8日通过《可再生能源法》改革草案,将规定太阳能、风能年发电量上限以减少产能过剩;停止对新建风电厂、太阳能电厂的固定补贴;逐步取消绿色电力入网价格补贴;限制陆上风电扩建速度。
目前,包括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(绿色电力)满足了德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。而按照改革草案,到2025年,德国绿色电力占比将提升至40%至45%。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海宁?埃勒曼评价说,德国制定了全球最具雄心的能源转型战略。
既然如此,德国政府又为何在最新改革草案中踩下“刹车”?其对中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又有何借鉴意义?
首先,对新能源产业的过度补贴可能导致产能过剩,而不合理的补贴方式令消费者的用电开支大增。德国政府补贴对象主要是绿色电力生产企业,多出的成本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,这导致过去十年里德国消费者支付的电价上涨了一倍。
德国政府自1991年开始对绿色电力生产企业提供补贴,目前的年补贴额已超过200亿欧元。巨额补贴的确令德国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,但这种昂贵的补贴却最终导致政府不得不限制绿色电力发电量,这一颇具反讽意味的结果值得反思。
其次,绿色电力的过剩不是“绝对过剩”,而是时间和空间上的“相对过剩”,因此政府不仅应鼓励绿色电力生产,更应注重绿色电力的调配和使用。事实上,德国之所以出现绿色电力产能过剩,主要是因为电网改造滞后,导致无法消化新增绿电。
德国总理默克尔将最新的改革称为“范式转化”,德国的能源转型的确因此减速,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新能源产业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。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,德国正在进行的大胆能源转型试验,是观察和分析的绝佳样本。
|
|
|
资料来源:新华网 |
|
|
|
热点新闻 |
|
|
|